對于養豬場來說,采暖是非常重要的。因為低溫對豬的生長增重影響較為嚴重,當豬舍溫度適于適宜溫度的下限時,增重會減緩,如果舍溫下降至4度以下,增重速度下降50%,增加飲料消耗量1倍以上。同時,母豬分娩區域的溫度要求也非常高,如果溫度不適宜,會導致豬仔大量死亡,進而影響豬場的收入。近年養豬及其他養殖大棚的采暖改造和新建的項目愈來愈多,下面就養豬場的采暖做相關說明:
一、一個標準養豬場的基本結構:
1、標準豬棚的建筑尺寸和結構:
尺寸:長50米*寬15米*高2.4米。面積750m2.
布局:順長一分為二中間是走廊,兩邊各設七個圈,每個圈又分一個生長育肥區和一個排糞區。排糞區約占2/5的面積。經計算實際生長育肥區只有25m2;一個棚也就350m2.
2、通風及室溫要求:
棚內一般要設溫控排風風機和氨氣濃度排風風機;
育苗時室溫要求26度,生長育肥時室溫要求18度;
二、采暖末端的選型:
1、地輻熱采暖:新建時一般都會預埋地暖管。
2、暖氣片采暖:改造時多有如此。
3、風盤采暖:原則上最好不用。
三、采暖負荷的選定:
1、地輻熱采暖:熱負荷80W/m2,一個棚總熱量需要28KW,水溫40度即可。
2、暖氣片采暖:改造時多有如此。尚未深入研究。
3、風盤采暖:原則上最好不用。如果選用風盤那就得按照整體空間的循環風量來計算。
1)空間風量選型:空間1800m3,每小時循環10次,用170的風盤14臺為宜,制熱量共計需要190kw.即便減去豬自身的發熱量設備需求量巨大,所以完全不可取。
2)按單位面積的冷量來計算:180w/m2,750m2也需要135KW.
4、主機選型:
末端確定之后主機選型大家都清楚不多說了。
四、方案的確立:
1、廠家標準方案:兩個棚3臺30匹的設備,造價不菲甲方無法接受。
2、實際確立方案:一臺30匹設備。主要是根據甲方要求和甲方的養豬經驗共同確定了此方案。
3、系統設計:
1)一次系統:造價小,運行成本大一點。
2)二次系統:造價高,運行成本小一點。在此不多敘述。
五、幾點啟發:
1、尊重廠家意見但要結合實際;
2、全面了解客戶需求才能提出最合理的方案;
3、甲方的行業特性直接影響方案的可靠性。
4、豬的生活水準在不斷提高,以前隨便搭個棚子就能養;時代不同了,豬也在與時俱進。
采用空氣能熱泵供暖的豬場有以下優勢:
1.安全無污染,不會對豬舍內的空氣帶來破壞而不利于豬的健康,也避免了傳統燒煤可能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。
2.室內溫度變化全自動控制,滿足養豬場四季恒溫的需求,不需要額外請人專門值守,節省人工管理費用。
3.冬天的時候晚上溫度低,如果地面溫度不夠,豬腿部容易受傷,患上關節炎等疾病,采用空氣能熱泵,地面溫度適宜,豬也愿意長時間臥在地面上,而不會因為地面冷而來回走動,因此更加容易長肉。